改性(乳化)沥青设备

沥青拌合(再生)设备

沥青改性配套设备

谷朊粉设备

超高压压榨机

乳化机及胶体磨

环保设备

MVR蒸发器

岩沥青设备

湖沥青设备

新冠疫情下的智能消毒门禁系统设计技术构想

        目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又卷土重来,严重响各行各业的复工复产及经济复苏,对于体温检测要求提高的问题及出入人员身份信息追踪困难的问题,现有的身份识别门禁系统功能单一、信息录入较为繁琐 传统的测温枪又因为需要手持,且对于人群的后续追踪不能很好地实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效率较低,对公共场所的管理秩序造成影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红外传感器、热成像测温、RFID射频识别技术、人脸识别等技术,探索出一种智能消毒管理门禁系统的设计。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流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测温与消毒、完成人员出入及追踪,大大提高了出入效率,也使得公共场所管理秩序提高。

1、出入口管控的特点出入口管控系统是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建立完善的区域安全保卫体系,通过在出入口的重要部位、场所安置测温安检门、健康码、人证核录对比,对这些进出口人员进行监视、控制和记录考虑到建设和技术的发展,系统的设计做到有扩充能力、有发展余地,在体现系统设计上先进、综合、合理的特点的同时,确保系统运转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整个系统的特点如下:

1)标准化:所选用的器材及设备均符合监控行业产品制造及设计标准。

2)实用性:所提供的器材及设备均满足出入口管控系统实际需要。

3)扩展性:所设计的系统能很方便的增加一些新的前端设备和后端设备,扩充功能强大,为日后的系统的扩容和功能的扩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4)经济性:本方案以监控系统的需求为基础,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系统造价。

2、系统设计依据

JGJ/T16-92《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

GB50198/94《民用建筑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75《安全防范工程程序或要求》

GBJ232-90,92《电器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ELA/TIA-568A《商用建筑线缆标准》

GBJ232-90-92《中国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系统设计

1)系统的组成疫情下智能消毒门禁系统主要由认证识别设备、测温设备、感应消毒设备、云服务器、预警装置组成,基于 RFID 技术、热成像测温,红外感应等主要技术。系统对过往人员进行识别测温消毒,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监测统计。系统组成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

 

 

2)工作原理:该系统对出入人员实行“人脸认证十身份证识别”双重认证,针对提前录入信息的本单位人员,只需采纳人脸认证,保证能正常有效通过,提高速率非本单位人员需双重识别,并将数据通过云服务器发送给门禁系统终端,将信息暂时保存,便于对短时间内该人员的出入数据进行比较。“黑体十热成像” 高精度测温系统同时启动,热成像针对远距离人员进行大面积温度信息采集与筛选,利用黑体的实时测温矫正保证测温精度,双重保障将体温误差控制士0.2左右,若发现体温异常者预警系统启动,并自动记录数据传入后台测温终端,管理人员进一步检测处理。数据更为精准,效率大大提高。“热红外十消毒液”叠加感应消毒装置对通过门闸机人员双手感应到位,自动喷洒消毒液2s,充分确保人员安全防护。该系统工作原理流程,如图2所示。

 

 

3、身份识别设计

1)人脸识别设计:随着近年来科技技术的提高,现如今人们对于自己信息安全的观念越来越注重,身份认证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而脸部作为身份的首要特征,人脸识别技术也成为近年来用户安全认证的首选,这些年,人脸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商务、军队、银行、教育等安全防护较高的领域,人脸识别认证由原先的基于几何特征为基础,到现在基于神经网络和局部模式为基础,准确度越来越高。随着以后技术进一步提高与逐渐成熟,人脸识别技术将普遍应用。

(1)该系统应用的人脸识别系统通过采集动态人脸图像与数据库录入的人脸信息进行特征比较从而达到识别的功能,共分为数据库录入、图像采集、人脸识别,特征对比模块。识别过程,如图3所示。

 

 

(2)数据库录入模块对本单位人员提前获取身份信息,采集人脸图像,建立人员脸部样本信息库,人员信息需持久存放在数据库并将数据传送至门禁服务管理系统,便于技术人员对后续矫正完备与的优化处理;图像采集模块是通过对动态的人脸图像进行单人或者多人采集,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发送至门禁服务端的样本库;采用普遍通用的方式,运用OpenCV的接口函数调用摄像头的移动使用,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运用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并用Adroid SDK调用后台MYSQL数据库,与提前录入的身份信息进行比对验证。人脸识别模块基于PAC学习理论建立的Ada—Boost集成算法检测人脸是否存在?利用弱分类器

逐步传至高级分类器Gn(x),信息逐一验证通过分类器,判定人脸存在,则将信息传入服务器,进行下一步的验证;最终模型表达式:;

(3)特征对比模块在人脸对比方面,运用欧式距离公式,系统中运用二维空间的欧式距离来抽象表示两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将采集的人脸特征与云服务器中数据库的脸部特征进行一一比对,相似值达到90%左右,认证成功。

2) 身份证识别设计:信息化的时代,众多App或生活应用都需要通过证件进行实名制审核认证,来访问用户的真实信息,提供更优化的安全防护;身份证认证技术在商业、银行、金融等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经屡见不鲜,图书管理通道、酒店门锁应用等领域确定客户信息以身份证为准;识别机器不能随时携带,传统人工审核检查费时费力,易出错,效率低下;基于RFID射频识别的身份证识别技术的出现,使以上问题可以得到较为有效的解决;RFID无线射频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无线通信技术,能利用无线快速准确的读写上传的证件信息,降低人工审核录入成本,识别准确率高达95%,大大超过人工审核的准确度,识别并直接获取结构化信息,对比匹配审核,所需时间大概仅需人工审核的2%;该系统是基于RFID的一种身份证识别系统技术,是一种无源RFID技术,主要由电子标签、RFID阅读器和识别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1)RFID系统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

 

2)电子标签也可称作智能标签或者应答器,是系统数据信息的载体,是一个微型的无线收发装置,主要由内置天线(耦合元件、线圈)和微芯片组成一个无源单元;RFID阅读器是构成RFID系统的重要部件之一,是一个捕捉和处理RFID标签数据的设备,可以是读与写装置,有时也被称作读写器,是系统数据信息的控制与处理中心,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之间采用半双工交换信息,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的方式与无源RFID电子标签进行通讯及能量感应,它可以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提高速率,保证人员可以快速有效地通过。识别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并可写入和读取阅读器中的信息。

3)在该系统中,对于非本单位人员,启动“人脸识别+身份证识别”双重验证,在样本库中未检测到该人员信息后,系统会提示放置身份证,阅读器发射射频信息,读取身份证数据,电子标签启动,通过解调和解码,将有效信息发送至识别管理系统,通过逻辑运算对人员信息进行审核验证,可以在0.5s~1s内完成人员识别对比审核;若验证失败,系统预警装置启动,发送数据至系统终端,后台人员进一步处理;若验证成功,门闸机开启,系统自动储存该人员信息至门禁服务管理系统,生成访问记录,可实时跟踪该人员的数据,便于对该人员再次出入单位数据进行比较。识别流程,如图5所示。

 

 

5 识 别 流 程

3)体温检测设计:一切高于绝对零度(-273℃)的物体都会辐射电磁波。红外线作为电磁波最为广泛的一种存在形式具有很强的温度效,其红外辐射能量的强弱与温度直接相关,且温度越高辐射的能力越强,这正是红外测温技术所感兴趣的。体温检测终端中测温模块的热成像摄像机就是通过采集物体发出的红外电磁波,将红外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将辐射能量通过不同灰度表现出来,从而计算出物体温度;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主要由红外探测器,图像处理模块和云端数据分析模块三部分构成;其原理是利用红外辐射的物理特性将其转换为可见光图像的画面,此画面与物体表面温度对应,最终将其转换为物体温度值;测温过程如图6所示。

 

(1)黑体是可以吸收外来的全部红外电磁波,并且不会产生任何反射与透射,但是可以向外辐射红外电磁波的理想化物体。实际工作中黑体的辐射率可以做到无限接近于1,将黑体技术与热成像系统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人体测温精准度。

(2)如图7所示,"黑体十红外热成像”结合的高精度测温系统,利用热成像摄像机采集视野范围内人员的温度信息,同时将黑体放置在热成像视野范围内,利用黑体的实时测温矫正保证摄像机的测温精度,可将体温误差控制士0.4℃ 左右,通过云服务器连接至监控中心,若发现异常发热人员则立即示警。

4)智能消毒设计:在对出入闸机设备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认证及体温检测同时,完成双手的自动杀菌消毒处理。本系统利用的智能消毒设备包括消毒模块、电磁阀装置、红外传感器和指示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特点和理化特性,75%乙醇,含氯消毒剂等脂溶剂均可有效消灭病毒。因此在消毒模块中采用含75% 乙醇的消毒液对双手进行杀菌;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人员双手放入指定位置时,经集成电路处理将信号发送给电磁阀,电磁阀在接收信号后按已指定指令(每人约2s)控制消毒液喷洒,当人双手离开指定位置或已达指令时间,电磁阀自动关闭,消毒液停止喷洒。智能消毒设备的工作流程,如图8所示。

5)实验数据记录及结论:智能门禁系统的测试包括以下两方面:不同条件下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率和体温检测准确率。非本单位人员身份证识别验证的时间,具体的测试时间和内容如下。

(1)人脸遮挡测试中选取20 名同学进行实时人脸遮挡测试,如图9所示,分别对眼睛和下巴进行遮挡,每个人测五次(每次括一次眼睛和一次下巴遮挡,检测到面部并保持3S为一次有效数据),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2)从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可知,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对绝大部分侧脸和遮挡人脸正确验证,在识别时间上可以控制在0.5s~1s之间,速度快、精度高,符合门禁系统高效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3)在未进行面部遮挡情况下,分别在室外(温度11℃)和室内(温度23℃)环境中对5 名同学进行体温数据检测,实验次数分别为50次,实验数据如表2所示。

 

3)室内外体温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室内外温度差因素影响,体温数据在不同环境下会有差异,但可以利用黑体的实时测温矫正保证测温精度,始终控制在0.08℃范围内,可以满足智能门禁系统测温需求。

4)在对非本单位人员进行身份证验证时启动“人脸识别十身份证识别”双重验证,监测到人脸及其外来人员身份的前提下,进行身份证识别验证,如图

10所示。RFID 射频识别系统激活,系统提示放置身份证,阅读器发射射频信息,读取身份证数据,电子标签启动,通过解调和解码,将有效信息发送至识别管理系统,后进行门闸机的开启或预警工作。平均每次非本单位注册人员身份证识别认证通过耗时大约为1.03s。

4、建设工期及售后服务

4.1、工程管理:为确保监控系统工程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并根据用户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程管理规则。

1)施工前准备:合同签订后,用户方和公司双方派出项目负责人,共同协商制订施工人员守则、保密制度、施工要求的原则性文件,一经确定,照章执行;施工前我公司将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学习施工人员守则,保密制度、施工要求等文件,对工程所需人员的组建实行严格把关,要求政治上可靠,工作表现好,技术水平高,并将名单送交保卫部门审批备案,签发通行证。在此基础上明确工程的组织领导关系、权利和责任,确定各项目负责人名单,以便在组织上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2)设备及材料:为确保工程质量,对工程中所需设备与材料必须实行严格把关。选用质量可靠、性能良好的设备和施工材料、严格按合同进货;主要设备全部采用质量优质的产品。工程材料考虑到经久耐用,线缆敷设管材采用pvc管,线材采用国内名牌产品并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

3)施工过程管理:施工前做好施工进度安排,分配施工任务,加强随工检查,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预先设计的施工图纸、制定的规范,进行施工,明(2)确规定不准擅自更改任何设计要求。

3)总结经验,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施工过程中每天晚上要组织员工对当天的施工情况进行汇报总结,如遇到特殊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明确第二天的任务和要求,为第二天工程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填施工记录。

4)随工进行质量检查是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的关键。工程一开始就指定具有多年施工经验的工程师负责质量检查,严把质量关。在进行管内穿线过程中,穿线前后都要用仪器进行测量检查。确保质量可靠,万无一失

5)施工过程随时接受用户单位人员的监督和检查指导,及时征求意见,改进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直至达到优质工程的要求。

4)施工完成后质量检查与验收:施工完成后,双方派出有关人员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进行系统的验收。完全达到双方签订的合同的要求后,进行工程总移交。

4.2、培训我们公司对监控系统的培训非常重视,一个电视监控系统完成及使用的好坏,关键在于使用人员对系统的熟悉程度及维护能力。我们公司在工程实施完成后,将对你方监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工作,保证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

4.3、服务

1)服务期限:监控设备保质期12个月(自设备发货之日起计算),整个系统免费保修一年(自系统验收之日起计算),终身维护。

2)服务方式:如系统出现问题,用户可以通过电话、传真、E-MAIL等通讯方式通知我公司,并出具书面说明,我公司将在2小时给予答复。

3)服务项目、我公司可提供的技术服务为:

*系统各阶段设计

*线路敷设施工

*设备安装、调试

*系统的维护培训

*售后维修服务

5、总结:该智能消毒管理门禁系统,解决了现有门禁系统功能单一,身份追踪困难,还需人工测温,存在安全风险的问题,通过研究人员的测试以及现场数据的采集整理及分析,该智能门禁系统可以在3s~4s通过一个人;对于消毒系统而言,它可以在2s内完成消毒;人脸识别则可以在0.5s~1s内完成识别,同时还支持多面孔识别;大大提高了公共场所人员的出入效率,降低了检测人员的成本,而且安全性也得到了保障,同时可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身份追踪也变得更简单。对于疫情的防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以后的卫生防控工作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

发布时间:2022/11/9 10:52:04 查看:407次

上一条:新冠疫情方舱医院隔离病房设计技术浅析 返回
下一条:小型农村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可燃物垃圾等离子热解气化技术方案
上海企科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56637030 传真:021-66981091 移动电话:13816294308 联系人:俞鹤鸣 Email:13611843787@126.com
地址:中国 上海市沪太路5018弄梓坤科技园608号 邮编:200070 沪ICP备:200016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