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设备

沥青拌合(再生)设备

沥青改性配套设备

谷朊粉设备

超高压压榨机

乳化机及胶体磨

环保设备

MVR蒸发器

岩沥青设备

湖沥青设备

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的称霸之路--2

 

5、国内称霸与全球布局: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市场口碑的持续积累,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开启了一路狂飙的迅猛扩张之旅。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稳定的供货能力以及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宁德时代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一路飙升,犹如一位独孤求败的武林高手,在行业内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某一阶段,国内每销售出的两辆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其市场份额之高,令人惊叹不已。

1)在客户群体方面,宁德时代更是展现出了超强的 “吸粉” 能力,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知名的新能源车企,堪称行业内的 “人气王”。上汽、北汽、长安、吉利、长城、宇通、金龙、东风、广汽等车企纷纷与宁德时代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将其作为核心动力电池供应商。无论是畅销国内的经济型电动汽车,还是高端豪华的新能源轿车,亦或是驰骋在城市道路上的新能源公交车,宁德时代的电池都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宁德时代的雄心壮志远不止于国内市场的称霸,其目光早已投向了全球,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全球布局征程。
2)在欧洲,这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热土上,宁德时代接连落下重要棋子。2018 年,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投资协议,计划在图林根州埃尔福特市设立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投资约 18 亿欧元,初始规划产能 14GWh。2019 年,德国工厂动工建设,历经数年的精心筹备与艰苦施工,2023 年 1 月,这座承载着宁德时代欧洲梦想的工厂正式投入生产,犹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在欧洲大陆上绽放光芒。
3)2022 年,宁德时代又将目光聚焦于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宣布投资建设匈牙利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不超过 73.4 亿欧元,规划产能高达 100GWh。2023 年 10 月,匈牙利电池工厂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建设,预计两年左右便可竣工投产,届时将为欧洲市场提供更为充足的动力电池供应,进一步巩固宁德时代在欧洲的市场地位。
4)2024 年 12 月,宁德时代再次重磅出击,与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 Stellantis 携手合作,共同在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萨拉戈萨市兴建合资电池工厂。该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高达 40.38 亿欧元,年产动力电池可达 50GWh,产品目标客户主要锁定为 Stellantis 旗下众多品牌。此次合作,不仅是宁德时代全球布局的又一重大里程碑,更是其与国际汽车巨头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生动体现,为欧洲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5)在亚洲,宁德时代同样积极拓展布局。

(1)于日本,宁德时代与多家知名企业展开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动力电池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在韩国,这个全球电池技术竞争最为激烈的战场上,宁德时代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实力与独特的产品优势,成功打入当地市场,与部分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在高手如云的韩国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
(2)于美洲,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与严苛的贸易政策,宁德时代巧妙施策,采用 LRS(授权 + 服务)模式,为美国客户提供技术授权、工厂筹建及运营服务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成功绕过贸易壁垒,实现与当地车企的互利共赢,为宁德时代在美洲市场的开拓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3)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持续深耕,宁德时代的全球产能得到了质的飞跃。截至目前,其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众多生产基地,规划产能总计超过数千 GWh,一个庞大而高效的全球生产网络已然形成。这不仅为宁德时代满足全球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使其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竞争中牢牢占据领先优势,向着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军者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6、创新驱动发展:宁德时代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独占鳌头,其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无疑是最为关键的制胜法宝。多年来,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将技术创新置于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地位,不惜投入巨额资金用于研发,汇聚顶尖人才,全力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铸就了如今的辉煌。
1)在研发投入方面,宁德时代堪称行业内的 “豪客”。过去十年间,公司累计投入的研发资金已超过 100 亿美元,如此惊人的数字,彰显出其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与坚定决心。以 2023 年为例,公司的年度研发费用投入高达 183.56 亿元,同比增长 18.35%,这一增长幅度远超众多同行企业,持续保持着行业领先地位。正是这种毫不吝啬的投入,为宁德时代的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能够快人一步。
2)强大的研发团队是宁德时代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截至 2022 年底,公司拥有研发技术人员 16322 名,这是一支规模庞大、实力超群的科研铁军。其中,博士学历的有 264 名,硕士学历的更是多达 2852 名,他们来自电化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相关领域,专业知识涵盖面广,技术功底深厚。这些研发人员平均在公司工作了三到五年以上,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与深厚的造诣,已然成为推动公司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3)宁德时代的研发体系更是完备且高效,宛如一台精密运转的创新引擎。公司建立了涵盖材料研发、产品研发、工程设计、测试分析、智能制造、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等各个关键领域的全方位研发体系,各个环节紧密配合,协同创新。同时,公司还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如电化学储能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锂离子电池企业重点实验室、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证的测试验证中心等;设立了 “福建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等高端研发平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与优质的科研条件;并成立了面向新能源前沿技术研发的宁德时代 21C 创新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共建清洁能源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及未来技术学院等,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探索新能源领域的前沿技术,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4)丰硕的研发成果是宁德时代技术实力的有力见证。截至 2022 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 5518 项境内专利及 1065 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 10054 项,无论是专利的总量,还是专利的质量,在全球锂电池企业中都独占鳌头。这些专利涵盖了电池的材料、结构、制造工艺、电池管理系统等各个核心技术领域,构建起了一道坚固的技术壁垒,为公司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驾护航。
5)在众多的技术突破中,宁德时代的 CTP(Cell to Pack)技术堪称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之举。传统的动力电池生产,通常是先将电芯组装成模组,再将模组装配成电池包,这种层层嵌套的结构,不仅使得电池包的体积庞大、重量增加,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能量密度,影响了电池的续航性能。宁德时代的 CTP 技术则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直接将电芯集成到电池包内,省去了中间模组环节,实现了电池系统的高度集成化与轻量化。

7、以宁德时代推出的第三代 CTP 技术 —— 麒麟电池为例,这款电池在结构设计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它采用了高镍三元材料作为正极,硅基材料作为负极,通过优化电极材料的微观结构,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麒麟电池引入了全新的热管理系统,创新性地使用了液冷板作为电芯之间的支撑结构,既能够有效地散热,确保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又进一步优化了电池内部的空间布局,使得电池包的体积利用率大幅提升。在相同的电量需求下,搭载麒麟电池的车辆,其续航里程可比采用传统电池的车辆提升 10% - 15%,充电速度也显著加快,从 10% 充至 80% 电量仅需 15 分钟左右,为用户带来了极致的使用体验,一经推出便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引起了巨大轰动。

1)如果说 CTP 技术是对电池结构的一次革命性颠覆,那么宁德时代正在研发的 CTC(Cell to Chassis)技术,则有望将电动汽车的集成化水平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CTC 技术旨在将电芯直接集成到汽车底盘上,使底盘与电池系统融为一体,实现整车架构的深度变革。这一技术不仅能够进一步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空间利用率,还能大幅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与续航里程。虽然目前 CTC 技术仍处于研发与试验阶段,但从已经披露的信息来看,其一旦实现量产应用,必将重塑电动汽车的产业格局,引领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2)在电池材料创新领域,宁德时代同样成果斐然。钠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为新能源产业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随着全球锂资源的逐渐稀缺,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潜在的替代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宁德时代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趋势,早在 2021 年便推出了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其在正极材料方面,创新性地采用普鲁士白和层状氧化物两类材料,克容量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当;负极材料则开发了能够让大量钠离子存储和快速通行、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整体性能指标与现有的石墨相当;电解液在制造工艺方面更是与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和设备相兼容,极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与生产难度。
3)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 160Wh/kg,虽然相较于磷酸铁锂电池仍有差距,但在低温性能和快充方面却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常温下充电 15 分钟,电量便可达到 80%。更为令人期待的是,宁德时代的第二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将突破 200Wh/kg,与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相当,届时其应用场景将得到进一步拓展。此外,宁德时代还独具匠心地开发了 AB 电池解决方案,将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按一定的比例和排列混合共用到一个电池系统里,通过 BMS 的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实现了不, 同体, 系电池的取长补短,使得锂 - 钠电池系统能够适配更多应用场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发布时间:2025/1/15 18:49:46 查看:105次

上一条: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的称霸之路--1 返回
下一条:宁德时代:全球动力电池的称霸之路--3
上海企科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56637030 传真:021-66981091 移动电话:13816294308 联系人:俞鹤鸣 Email:13611843787@126.com
地址:中国 上海市沪太路5018弄梓坤科技园608号 邮编:200070 沪ICP备:200016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