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2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一份引发各界关注的公告——《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调整的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将与锂电池相关的关键技术纳入出口限制范围,特别是磷酸铁锂和磷酸锰铁锂等正极材料制备技术。
1、这一调整迅速成为国内外产业界、政界和媒体讨论的焦点,我国为何选择此时加强对锂电池技术的管控?这一决定将对全球锂电池产业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西方国家和我国企业将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技术封锁?

1)中国商务部服贸司发布调整征求意见稿此次调整涉及多个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新增了与锂电池正极材料和锂盐制备技术相关的技术限制条目。 2)根据新目录的征求意见稿,这些技术被列入限制出口范围:其一磷酸铁锂制备技术,限制标准包括粉体压实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库伦效率≥97%。
2、其二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技术限制标准更为细致,要求粉体压实密度≥2.38g/cc,0.1C首次库伦效率≥90%,0.1C可逆容量≥155mAh/g,0.1C平均电压≥3.85V,1C放电容量保持率≥97%,2C放电容量保持率≥95%。

1)这是中国首次将磷酸锰铁锂技术列入限制出口的范围,磷酸锰铁锂相较于磷酸铁锂最大的优势在于其能量密度提升15%-20%,且平均电压显著提高至3.8V-4.1V。然而磷酸锰铁锂的容量保持率较低,其提升难度构成了重要的技术壁垒。 2)与此同时锂盐制备技术也被列入新增限制范围,包括碳酸锂、氢氧化锂、金属锂的制备工艺,尤其是对盐湖原卤直接提锂与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的出口限制。这些技术对盐湖资源的高效开发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中国在玻利维亚、阿根廷等海外锂盐项目的技术输出。

3、中国在锂电池产业特别是磷酸铁锂领域的技术和产能已遥遥领先,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锂电池生产份额,90%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由中国公司生产,磷酸铁锂技术的优势体现在高能量密度、高压实密度和低成本等多个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