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设备

沥青拌合(再生)设备

沥青改性配套设备

谷朊粉设备

超高压压榨机

乳化机及胶体磨

环保设备

MVR蒸发器

岩沥青设备

湖沥青设备

环保行业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就是它--2

2、“变废为宝”的生意为什么没做大?客观来讲,有机固废资源化在技术和政策层面已有一定突破,行业前景也被普遍看好,但“变废为宝”的生意始终未能做大,行业内发展成熟的企业和上市公司凤毛麟角。那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

1)商业模式羸弱,价值链难以打通:有机固废资源化行业的商业模式存在明显的脆弱性,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依赖于资源化产品的销售,如沼气、有机肥、动物饲料等。这些产品本身的市场需求和价格高度波动,直接受制于农业市场的季节性变化、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和消费者认知等因素。这种商业模式的单一性使得企业的盈利高度依赖于市场条件,一旦产品销售受阻,企业的经营将面临巨大挑战。由于资源化过程涉及复杂的技术和严格的工艺控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市场上的同类替代品,如化肥、传统饲料和化石能源产品,价格相对低廉且供应链成熟。资源化产品进入市场后,由于缺乏明显的价格优势,难以与传统产品竞争,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价格更低的替代品。加之资源化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问题和市场推广力度不足,产品难以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相比于垃圾焚烧、危废处理等政策强力推动的领域,有机固废资源化的政策激励力度有限,缺乏持续稳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府在资源化项目的立项和资金扶持上缺乏一贯性,政策的执行多为区域性和短期导向,无法为企业提供长久的经营支撑。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护航,资源化产品难以形成稳定的收益来源,企业的商业模式显得尤为脆弱。另外,在有机固废资源化领域,企业往往集中于处理端和产品端之间,无法实现从废弃物收集、处理到资源化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整合。由于产业链割裂,企业难以控制从原料收集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资源化产品的成本居高不下,市场拓展也面临障碍。与垃圾焚烧和危废处理相比,有机固废资源化企业缺乏与农业、能源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联动,导致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闭环和长期的市场支撑。

2)场景逻辑欠缺,有产品无市场

(1)资源化产品要想在市场上获得认可,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而不仅仅依赖于技术本身。资源化的核心是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资源,但如果缺乏明确的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资源化产品往往陷入高成本、低价值的困境,难以形成商业闭环。以有机固废资源化为例,典型的资源化产品如有机肥和饲料在市场上缺乏明确的高端应用场景。虽然这些产品环保,但由于高端农业和绿色能源等细分市场尚未成熟,需求有限且分散,导致资源化产品只能以低价进入普通市场,与传统化肥和饲料等低成本产品竞争,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2)农业市场长期依赖于低价化肥和传统饲料,而绿色能源市场对资源化产品的接受度也有待提升,导致资源化产品常面临“有产出、无市场”的尴尬局面,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制约。相比之下,污水资源化领域相对容易地找到了成熟度较高的应用场景。比如,金科环境通过工程产品化创新,将复杂的水处理技术转化为标准化产品,并结合工业企业的用水需求,开发出高品质的再生水产品。金科环境的案例表明,资源化必须基于明确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才能真正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市场变现和商业闭环。资源化要做大做强,场景逻辑和市场需求是关键,只有找到精准的场景匹配,资源化产品才能真正实现“变废为宝”的价值。

3)资源化的本质困境,市场与经济发展的错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整体经济水平尚未达到高度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决定了资源化产品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重重挑战。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有效控制污染,而资源化产品由于成本较高、技术复杂,难以与现阶段的经济需求相匹配,导致其在市场推广中显得“水土不服”。这就决定了,在这一发展阶段,市场更倾向于低成本、高效益的解决方案。资源化过程所需的高技术投入和严格的工艺控制,使得产品价格居高不下,与传统的低价产品难以竞争。这种市场与经济发展阶段的错位,使得资源化在当前环境下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要推动资源化发展,需在技术创新、成本优化和市场教育方面进一步突破,实现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同步升级。因此,尽管目前国家提出了支持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但具体措施的实施力度和广泛性有限,资源化项目的市场化步伐依然缓慢。与发达国家成熟的资源化产业体系相比,我们的资源化行业还有很长路要走。

发布时间:2024/9/11 1:40:13 查看:108次

上一条:环保行业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就是它--1 返回
下一条:环保行业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就是它--3
上海企科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56637030 传真:021-66981091 移动电话:13816294308 联系人:俞鹤鸣 Email:13611843787@126.com
地址:中国 上海市沪太路5018弄梓坤科技园608号 邮编:200070 沪ICP备:200016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