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设备

沥青拌合(再生)设备

沥青改性配套设备

谷朊粉设备

超高压压榨机

乳化机及胶体磨

环保设备

MVR蒸发器

岩沥青设备

湖沥青设备

锂离子电池生产中30种问题分析汇总--11

 

11.涂布中的各类问题

1)浆料的体积比

定义:固体组分体积比例

意义:指导浆料设计中润湿阶段投料量计算(常规湿法工艺中比较隐蔽,干法中更明显)

实践:解决因润湿不足产生的涂布颗粒,一句话:浆料分散稳定的前提在于润湿,充分润湿。

(1)很多朋友接受的干法工艺中是按照固含量由高到低,逐步稀释这种解释,形式上自然是对的,看到一些日本资料也是这样写;那本质上呢?思考一下,多少固含量能够保证润湿?无解了是不是?点到即止。这种工艺,其实就是借鉴自涂料类行业成熟的做法,日本人引入到锂电已经十多年了,难道你相信他只是用固含量来设计浆料而抛弃PVC么?这不是侮辱人家智商么。

(2)都说中国人爱学习,我觉得日本人更爱学习。如果我告诉你这边按这个固含量然后调到那个固含量等等,那么,其实我心里在想,我不想让你知道其实润湿是体积的关系。当然了,你要说,“管他呢,反正大家都是水、NMP,体积也差不了多少,做出来就行”,那我也没啥好说的。

2)关于转移涂布面密度一致性:那份关于面密度一致性的数据很多朋友表示有共同的心声,很多朋友也在做相关的改善,也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在此把之前的数据画几个图补充一下(仔细看了下,感觉不用画图就可以看懂了),以便看得更清晰,同时提供免费下载。别的不说,我只想说,100cm^2的取样器也该淘汰了吧?!转移涂布面密度一致性提高(上料方式改进)

3)有几位朋友提出来,我写的太宽泛,没有数据,没有说服力等等;我对此不知道该不该反驳。原因有三:

其一,数据是从何而来?数据的获得是基于某个目的、通过某种方法、过程有长有短、环境变化有多有少等等而得来;

其二,同样的目的,甚至同样的数据,不同的人可以产生完全不同的结论,为什么?知识技能背景、数据分析能力、洞察能力等等因人而异;

其三,我写的都是最基础的理论性质的东西,而非工程性质的;物理化学什么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就那么回事;还有就是,我所做过的东西都是基于客观的规律来的,就是现场工艺的水平,还上不了那样的层次,对于微观的材料形貌、表面包覆、什么pH,电化学反应等等我就更不懂了。

4)硬要说数据,也有:

(1)我总喜欢拿这个2kgNMP举例,就这2kgNMP让我认识了润湿的重要性。正极油系是这样,负极水系也是这样。当然,这都是经过了痛苦的实践才认识到的,如果有现成的理论指导,何必这样折腾呢?(我最近越来越鄙视自己,老是啃老本,讲来讲去都是一年多前的东西,唉,一点进步也没有;现在觉得以前挺冲动的,老是跟我师傅较劲,也跟后来的领导较劲,还搞的做实验罚钱唉。。。其实换个心态想,爱做不过么,我们都习惯了等着别人来革自己的命了,因循守旧也没啥不好、国内反正大家都一个样么;你好我好大家好。)

(2)关于面密度一致性的那个,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毕竟没几个人像我那样小面积取样的;

(3)此前一篇有提到临界胶束浓度的事,后来不了了之,也没仪器再做了,不过那个改配比的电池性能有了结果,算是验证了理论猜测(减少聚合物的组分,倍率性能改善),聊以慰藉了。

(4)不过,有本书名起的好《数字是靠不住的》,尤其现场工艺的同仁,建议不要那么相信别人的数据。

5)关于CMC不溶物的问题,润峰何工早期那份文件中用高倍显微镜放大的图片中纤维状异物,我觉得应该是CMC不溶物;CMC本身不易溶解,国内普遍采用湿法CMC胶液方式,浓度过高的情况下显然是更不利的,不知道成熟的企业怎么定,我个人觉得还是固含量<1.5%为宜,温度以40摄氏度,搅拌时间大于3H,静置4H,一是除泡,二是充分扩散溶解。关于说石墨表面基团等等,我是真不懂,资料也很少,有了解的朋友请多指点;(还是成熟企业研究的透。。。找来这本书,我表示看不懂啊)看了一圈,没找到想要的东西,顺便想请问一下高人,对于企业用水系负极来说,石墨表面会做些特殊处理以改善润湿性么?

6)有朋友提到油性正极也有缩孔,我觉得奇怪,可以把浆料用单组分实验对比,逐个排查看看。缩孔、针眼、气泡、花斑,这几个,一般会觉得近似,实际上差别还是很大的,很多人遇到类似的喜欢说是气泡,我个人觉得,要是气泡成那样,也够厉害的,还是多从别的角度分析吧。

7)关于挤压、喷涂,和转移涂布有很大不同,没有做过,心里也挺遗憾的;上次择业本是冲着东丽喷涂的,下次如果有机会再看了。

8)很早写过一个关于共振的疑问,没人搭理,这里再提一下,当初那个共振的可是Ross搅拌机噢,朋友给我的解释是可能是升罐没升到位;貌似行业里面都没人遇到过共振的么?那我还真是不幸呢。

9)还有水系负极NMP影响循环的问题,事实验证了确实循环更差,所以涂布走速过高的最好不要加了,加了的话就要考虑过程控制以减少其残留。原理该怎么解释呢?请高人指点。

10)最后,弱弱的问一句,哪家有流变仪的不?(ATL有我知道)

 

 

发布时间:2024/6/18 8:56:50 查看:101次

上一条:锂离子电池生产中30种问题分析汇总--10 返回
下一条:锂离子电池生产中30种问题分析汇总--12
上海企科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56637030 传真:021-66981091 移动电话:13816294308 联系人:俞鹤鸣 Email:13611843787@126.com
地址:中国 上海市沪太路5018弄梓坤科技园608号 邮编:200070 沪ICP备:200016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