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100多年的发展后,演变出来的污水处理的工艺越来越多,很多工艺大家可能耳熟能详,比如SBR、氧化沟、MBR、MBBR、AO、AAO,甚至AOA、AGS、MABR等新工艺也是提及的越来越多;但是有一个工艺,在国内应用的项目非常非常稀少,小编估计,很多水处理行业的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工艺——那就是OCO活性污泥工艺。
1. OCO工艺:OCO工艺是苏伊士污水处理技术中一个专用于中小型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兼具改良A2O和氧化沟的特点,其特殊的池型和运行方式保障出水水质的同时,降低运行能耗。其生化池造型为圆形,中间为一个小圆,中间为C型隔墙,外圈也是圆形。整体造型呈OCO,因此得名。又名圆环套圆环工艺。
1)工作原理:经预处理的原水进入厌氧区,在厌氧环境下大分子有机物断链成小分子有机物 水溢流进入缺氧区,反硝化菌利用易降解有机物去除总氮;缺氧区与好氧区之间为一个半圆形隔墙,水流进入好氧区,在搅拌器的推动下流动,曝气系统间歇曝气提供溶解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并去除氨氮;按照设定好的循环顺序控制曝气池中曝气及搅拌器的运行,增加水的湍流,水在好氧和缺氧条件的交替运行,起到硝化液回流(内回流)作用,最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部分污泥回流至厌氧区,剩余污泥外排处理。
2)工艺优点 ✅ 操作简单、运行能耗低
*全自动运行,对操作人员要求较低 *曝气头只需安装最外圈的一半即可 *厌氧池和缺氧池间歇性搅拌,好氧池间歇性曝气 *微孔曝气,氧利用效率高
✅ 消化液回流比例高,回流能耗低
*消化液回流靠搅拌器的控制实现,无需回流泵
*特殊池型设计和搅拌器的循环工作能保证很高的内回流比,循环次数可达20-30次
*内回流的程度由预设程序完成,并由在线DO控制
✅ 池容动态分配
*内回流的控制可改变好氧区和缺氧区的容积 *暴雨冲击时可将缺氧区调为好氧区运行 *夜间低负荷运行时可将好氧区用来脱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