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四大核心
1、以新能源为主体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最核心特征: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发展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就是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过程,而“以新能源为主体”是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特征。但现实中,我国的电力生产仍以煤电为主,2020年我国全口径煤电发电量4.63万亿千瓦时,占全口径发电总量的比重为60.8%。除煤电外,新能源装机比重约26%,但发电量占比仅11.2%,说明离新能源发电成为主流,仍有漫长的进程。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进程的推进,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量、发电量将逐步增加,我国电力清洁化程度也将大幅度提升。
风电、太阳能装机及发电量比例预测
2、安全灵活是新型电力系统大规模应用新能源的基础
1)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和间歇性,要求电力系统必须具备灵活性,这是因为如果电力系统欠缺灵活性,当常规电源无法满足系统净负荷的变化时,需要在用电需求不足时削减新能源出力,或是在用电高峰时期切除负荷,分别对应的措施为“弃风弃光”和“有序用电”。 2)总的来说,通过扩大调节电源规模,对燃煤、燃气电厂进行灵活性改造;增加储能容量,包括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挖掘需求侧潜力,如需求侧响应和虚拟电厂技术,是构建电网系统灵活性和稳定性的基础,能为未来大规模应用新能源提供保障。
3、数字化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灵魂:数字化浪潮同样影响新型电力系统进程,通过数字化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在发、输、变、配、用、储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应用,能推动电力系统在转型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和可靠供电。发展数字化技术,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推进能量流和信息流的深度融合,将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注入灵魂。
4、市场化是辅助电力系统运转的新动力 1)完整的电力市场包括三大部分: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和容量市场。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供需平衡过程中,电价政策和机制将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未来还将与绿电、绿证、碳排放交易等市场联动,有效调动各环节的积极性,提升系统灵活性,服务“双碳”目标。 2)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完善,通过现货市场、需求侧响应激励等多种市场化手段,动态管理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用电企业主动调整用电活动,减少或增加用电,或者向电网反送电,以促进电力供需平衡,同时最大化自身利益。从而推动需求侧灵活性大规模、高效率、可持续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