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熊利民: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首席计量师
钙钛矿光伏电池由于自身特点,在测量过程中普遍存在效率结果准确度差的问题。此前,钙钛矿太阳电池的伏安特性测试硬件一直受限于国外。为此,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等部门联合制定了相关标准,最终确定了以“十点准稳态测量法”为仲裁标准的三套伏安特性测量方案,为我国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发展奠定了标准基础。在此基础上,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还对光谱适配度波段范围进行了拓展。针对日益增长的组件功率,对评级体系进行了升级,并在光谱匹配和辐照均匀性要求上实施了更为严格的双重标准。此外,研究院还在积极优化其他影响测量结果的关键因素,如温度系数、面积范围以及迟滞效应等,力求达到更精准、更可靠的测量效果。
2、陈炜: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博导
稳定性是制约钙钛矿电池商业化应用的最大挑战。与晶硅材料相比,钙钛矿材料自身较为脆弱,其中含有的有机离子和卤素,在光热环境下极易发生分解。此外,钙钛矿和铜、银等电极材料之间的卤素反应也进一步削弱了其稳定性。因此,钙钛矿光伏电池稳定性的深入研究,仍需要更多时间进行层层剖析与优化。在测试方面,应将室内测试与户外测试相结合,建立起一套独立的、综合性的测试标准。不同的场景下,对于钙钛矿光伏电池的寿命与成本需求迥异。在室内光伏和消费电源领域,有很多的想象空间值得后发的小公司去探索。九曜光电长期致力于反式钙钛矿技术路线的深入研究与突破,已经在提升反式钙钛矿的基础效率、增强稳定性以及大尺寸工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也积极对外提供稳定性测试装备产品,并开展稳定性认证服务。
3、徐雪青: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太阳能材料实验室副主任
钙钛矿光伏电池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于大面积均匀性和稳定性。造成其不稳定性的主要原因除了电极反应,还在于界面缺陷导致的离子迁移。因此,必须在晶界和模层的界面对缺陷进行钝化,减少点离子缺陷、气位缺陷等。例如采用氯化的有机铵盐,氯离子可以促进钙钛矿的生长,也可以与点离子发生相互作用,避免缺陷的产生。在双面钙钛矿电池的应用方面,通过构成一个多层膜的超薄银电极,可以实现双面率达到85%以上。
4、张小冀:利元亨光伏激光设备研发负责人
利元亨依托舜元技术研究院的自主开发,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激光器加工装备。生产过程包括:PERC, TOPCon, HJT,钙钛矿电池所需要的激光烧蚀,激光掺磷,激光掺硼,高速激光无损切割,激光开槽,激光薄膜刻槽,激光清边等。展望未来,随着大尺寸钙钛矿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激光加工的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利元亨将积极运用红外和绿光两套激光整合技术进行分光,并持续优化设计,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