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设备

沥青拌合(再生)设备

沥青改性配套设备

谷朊粉设备

超高压压榨机

乳化机及胶体磨

环保设备

MVR蒸发器

岩沥青设备

湖沥青设备

电池争夺战来了3

6、“吃螃蟹”的车企

1)俞会根曾被雷军问道,“你的第一个客户是谁?”在他看来,这代表了车企对于固态电池技术的纠结态度,既不愿冒进,也不愿落后。“吃螃蟹”的车企变得尤为重要。

2)俞会根坦言,蔚来采取换电模式,对成本相对不敏感。如果采取整车销售模式,意味较高的电池成本直接体现在整车售价上,可能会比较难。“卫蓝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降低半固态动力电池成本,今年能将其与三元电池的成本差距控制在10%以内,未来随着产量提升,特别是正极材料降本,半固态动力电池整体成本会与液态电池持平。”

3)“如果半固态电池可以降至与三元电池一样的价格,少装电池的优势便会显现,届时安装半固态电池反而会成为车企的一个降本选项。”俞会根说,目前仍在等待这一拐点的到来,真正的“爆发”会在2026年到来,届时会有四五家整车厂选用卫蓝新能源的半固态电池。据记者了解,已有数家车企与卫蓝新能源推进半固态电池上车,其中不乏外国车企,其中两款车型预计会在明年上半年推出。

4)“半固态电池的主要市场在于中高端车型,与液态三元电池形成竞争。”对于半固态电池在动力电池市场的“舒适区”,这是业内共识。朱冠楠便认为,600~800公里的续航里程会成为未来中高端车型的刚需。

5)清陶能源定下的目标是2025年固态电池汽车达到10万辆年销的规模节点。俞会根坦言,今年的核心任务是确保蔚来的需求,现有产能将全力以赴保供应,明年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与两家车企的合作。“蔚来的需求非常明确,现有换电站就有2000多个,一些车主可能会在节假日有长途出行需求时日租150度的半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的产能还处在爬坡阶段。“在现有产能有限的情况下,卫蓝新能源现在的逻辑就是小步快跑,把半固态电池产品交付第二、第三家整车厂装车,在解决了从0到1的过程后,从1到N的过程需要依靠规模拉动降本,今年公司的核心任务就是扩张规模,可能在今年保证蔚来的供应后卫蓝就会排进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前十。”

6)恩力动力去年年底已经在国内投产了一条0.3吉瓦时的产线,今年还将建设2吉瓦时产线,同时已在美国布局一条0.3吉瓦时的产线,均会在今年投产。“我们预计半固态电池的产能爬坡会比外界预想的更快,恩力动力计划在2025年前后建设10吉瓦时产能的产线。”姚猛告诉记者。、

7)卫蓝新能源在产能爬坡的同时,也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目前已经包下正极材料巨头容百科技一条产线进行正极包覆。刚刚过去的2023年被李国刚视为半固态电池量产元年,正式进入产业化阶段,而全固态电池的产业化时点会在2027年~2030年间出现。半固态电池上车方兴未艾,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更是尚未开始,但是留给市场参与者的机会已然有限。“固态电池技术上车还处于初期,但是至关重要,类似在高速驾车,切换到另一条高速时必须找准入口。”姚猛坦言,业内对于“吃螃蟹”的车企十分尊敬。恩力动力正与国内外头部车企进行紧密联系、合作中,几乎所有车企都对固态电池技术表现出兴趣,但是现阶段都颇为谨慎。“车企希望电池厂商更为主动,希望后者可以短时间拿出能进行上车测试、并且拥有一定产能规模的半固态电池,之后再针对具体车型进行更深入的合作研发。”他认为,车企投资布局阶段已然度过,已经来到半固态电池产业化关口,一些初创企业可能难以再拿到融资,机会更多留给那些已经有技术积累,可以拿出比较成熟的产品,但是欠缺与车企密切配合进行联合研发的电池厂商。

7、在固态电池领域,巨头之下还有多少机会?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了凝聚态电池,称其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被业内认为属于半固态电池。在更早的2022年6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在重庆车展上透露,“除了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包括大家没听过的凝聚态电池,宁德时代都在搞”。姚猛表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液态电池巨头对于固态电池的态度更像是“鸭子划水”,水上平静,水下发力。“目前锂电池市场需求巨大,巨头们的首要任务是扩大产能,抢占市场,而新技术一定会对传统技术的产能布局造成冲击,这是巨头们的纠结之处,而初创企业则没有历史包袱。不过,巨头们对于固态电池的技术储备也非常扎实。”

8、中国能否持续领跑?多位受访者喜欢提及人类在19世纪发明、如今依然占有40%左右市场份额的铅酸电池,以此类比未来液态电池与固态电池关系的问题,也就是“长期共存”,至于“长期”是多久,没有人能给出答案。“固态电池不会全部替代液态电池,而是会找到适合的应用场景,在考虑性能、安全与成本后寻求最优解。比如对于一台续航里程5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而言,现有的液态电池能够满足。但是在未来载人航空器的电动化进程中,一方面需要确保绝对安全,另一方面对于能量密度要求较高,以支撑航空器起降、飞行。因此航空领域电动化只能等待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也无法满足其需求。”俞会根告诉记者。

 

发布时间:2024/3/1 15:12:35 查看:121次

上一条:电池争夺战来了2 返回
下一条:电池争夺战来了4
上海企科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56637030 传真:021-66981091 移动电话:13816294308 联系人:俞鹤鸣 Email:13611843787@126.com
地址:中国 上海市沪太路5018弄梓坤科技园608号 邮编:200070 沪ICP备:2000160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