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突然宣布“不再参与国内储能招标项目”;谁也没有想到,娴熟政商关系的比亚迪,有一天会因为“过多的人情世故牵扯”,决定不再参与国内储能招标项目,2018年8月初,比亚迪电力科学院总工程师张子峰召集其内部负责营销骨干开了个小会,然后在西宁一场论坛上,当着诸多同行的面明确表态,“今后不再参与国内储能招标项目”;业内对上述表态的理解是,比亚迪要退出国内储能市场专注于海外储能项目的拓展。不过,张子峰在后续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并非退出或者淡化国内储能市场。只是未来将不直接(独立)参与国内储能项目投标而是专注开发储能产品为储能项目开发商和电力服务商提供各种电池储能设备。
1)2018年,国内电化学储能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项目装机规模约为650MW,同比增长437.2%。其中,电网侧储能新增装机比重首次超过用户侧,跃居第一位,占比达到42.85%,累计规模达266.8MW。一些光伏、电池企业,甚至还有其他领域的企业都跨界进入储能行业。但是,这些闹哄哄的场面在张子峰看来仍然是启动阶段。国内储能市场何时爆发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电力市场全面开放;二是新能源发电比例达到半数以上;此时,张子峰对于国内储能的判断是,由于国内电力市场没有开放,储能盈利前景始终处于模糊状态。储能项目摆脱不了示范阶段,投资回报不能通过可复制、可预测的模型去计算,市场也因此谈不上爆发。
2)“新能源发电比例过低,市场规模就有天花板。这个时候进来的公司越多,行业就越拥挤。”张子峰对于国内储能市场的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此后几年时间,比亚迪都将储能主要市场放在海外。原因是“国外没有那么多的人情关系牵扯在里边。”
3)2008年,比亚迪由于参与了国网和南网的两个重点示范项目,出货量遥遥领先。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显示,2018年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比亚迪、中兴派能、阳光能源、科陆电子和力信能源,其中比亚迪储能锂电出货量高达1GWh。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也在这一年开始发力储能。2018年年报显示,由于前期在储能市场的布局及推广开始取得成效,宁德时代储能系统销售收入为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1.89%。
4、加速在国内储能领域的布局:有业内人士称,比亚迪是“起了个大早,干了个晚集。”2019年,比亚迪仍然高居国内储能电池出货量首位。2020年被宁德时代超越,此后,一直居于第二。但是,有了解内情的人士则认为,这很符合王传福的性格,没有看准的时候,他不会发力。一旦时机成熟,他将会比谁都快,比谁都狠。按照此前规划,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做得可以说是得心应手。2022年12月,比亚迪储能销售中心常务总裁尤国曾公开表示,比亚迪储能产品覆盖全球6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储能系统累计出货量超6.5GWh,其中,在英国和美国的储能市场占有率达80%和30%。
1)“储能行业主要靠政府投资,央企公开招标是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虽然,直到2023年6月份王传福还是这么说。但是,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国内储能领域的布局已经做好了开始加速的准备“2022年的电池需求太强,比亚迪的大部分产能都给到了动力端,2023年会在动力和储能上做好协同。”王传福强调。
2)2023年3月20日,《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布,提出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然而,在上述文件中被多次点名的,不是最早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城市深圳而是惠州。坐不住的深圳将大力发展储能的希望又寄托在了比亚迪身上。4月初,深圳市龙岗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全球研发中心暨先进制造业基地项目遴选方案的公示》,意向用地单位为比亚迪子公司深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3)6月15日,比亚迪的全球研发中心和储能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两个项目拟投资220亿元,产业园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储能系统产能20GWh,研发人员超1万人;在储能技术方面,比亚迪也做好了加速准备。在今年举行的上海SNEC2023展会上,比亚迪展出了首款集成刀片电池的储能系统"比亚迪魔方”。据介绍,比亚迪魔方储能系统,核心为搭载刀片电池,采用CTS(电芯到系统一体化)技术。
4)2023年底,比亚迪将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改名为比亚迪储能,新增“储能技术服务、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等业务。弗迪电池原来是比亚迪第二事业部,成立于1998年。拥有深圳(宝龙、坑梓)、上海、惠州、商洛、汕尾、青海、太原、包头、重庆、西安、长沙、贵阳等十三大生产基地,员工3.5万余人。
“改名不仅仅是希望在业务领域条线更为明确,也有助于今后参与到一些央企的储能招标项目中。”有熟悉大储业务的业内人士表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机会来临时,王传福从来不会错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