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科技创新,成沣东新城“杀手锏” 1)当然,企业们的用脚投票,看中的不止是沣东新城作为西咸新区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更关键在于,其近年来正大力推动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建设,对接外省市飞地孵化器,引入了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在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2)仅以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为例,其以“聚集科技要素,整合创新资源”为导向,与西交大、西工大等8所高校联合形成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此后,秦源储能、砺芯慧感等一批高校成果转化企业在此孕育,被资本与市场高度看好。10月17日,又有秦创原·青年科技创新投资发展平台、UFO创新产业社区两大项目入驻,进一步提振了沣东新城秦创原驱动平台的创新动能。一组数据足以体现沣东新城的科创优势:上市后备企业数量位居西咸新区首位,今年上半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去年同期的2倍,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0%以上;目前,尽管京津冀、广东、川渝等区域氢能发展位居全国前列,但在西咸新区抢滩“氢能”产业后,沣东新城的相关板块,已显现出有力的后发动能;比如,前述陕西氢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以西安交通大学化工学院科研团队研发积累为基础,厚积薄发,以“有机液态储氢”一鸣惊人。 3)此外,储氢技术的另一大我国创新成果“石墨烯轻金属固态储氢”项目,也已落地沣东新城协同创新港,目前获国内知名投资机构英诺基金领投的天使轮投资。要说的是,作为方兴未艾的产业,氢能产业仍面临不少技术难关,因此谁能站在技术创新应用前沿,谁就能成为行业执牛耳者;两项国内重磅储氢技术的“会师”,大大提振了沣东推动氢能产业聚集的信心。
3、聚链成群,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 1)有观察者指出,西安新能源产业布局中,光伏、动力电池板块具有优势,但氢能领域相比全国发达省市,仍处后发状态。要做到“追赶超越”,需加快速度打造区域“尖兵”实现“全国氢能科创强区”的单点突破,再带动全域跃进;在此,西咸新区的先导作用,便殊为关键了。 2)我们注意到,随着氢能企业入驻,沣东新城已初步形成一个覆盖覆盖储能、电源、电池、组件等新能源全产业链,其中: (1)有动力电池检测设备龙头制造商的迅湃动力; (2)有前不久刚刚投产的晶泰新能源,其打造的锂电池新型硅负极材料生产线,投产后首年产值即可达1.8亿元; (3)有西安理工大学科转项目落地的秦源储能,团队研发的“可再生耐低温长寿命单液流储能电池”项目,计划未来三到五年迈进电池储能行业前五位,每年营收突破20亿元; (4)有在光伏逆变器、电动汽车充电机、储能变流器等领域位居国内领先的盛弘电气,其将投资7亿元,在沣东新城建设西北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建成后将实现年产值14亿元; (5)有致力于充电、储能等行业产品研发的数字能源生态服务商绿能慧充和华添聚能,前者在沣东生产制造基地项目一期年产值可达10亿元; (6)有进军新能源领域的汇川技术,其位于沣东的西部总部及研发中心、汇川技术储能及电源系统制造基地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年利税3.8亿元;此外,还有领充新能源、电照风行、星星充电等项目接连入驻;可以看到,这些落地沣东的新能源企业,大都处于行业龙头或产业链“链主”地位。 3)这样当诸多龙头企业“相中”沣东新城区域价值,同时也为拓展氢能研发应用场景、激活其产业“聚变”效应,最终助推新能源整体板块“聚链成群”奠定了基础。简单说构建全产业链,因其强大稳健型的优势,可成为地方新能源产业全面勃兴经济稳定增长的有力“压舱石”。
4)这样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在国内工业强市中屡见不鲜。比如,温州通过建设新能源“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打造全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武汉则通过“光车联动”,打造新能源汽车圈产业链;从本质上说,在“双碳”背景下,本轮科技革命的关键引领者就是“能源创新”;所以,定位于统筹科技示范基地的沣东新城,本身的“基因”便与新能源紧密契合。通过充分发挥科创、新能源全产业链的优势,将能实现区域新能源产业的联动、聚变效应,激发超乎预期的爆炸性增长。这正是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初心;届时由西咸新区为先导,西安建设“新能源之都”的未来城市形态,有望加快到来,大有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