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关于这个问题的优化管理措施,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1)一是控制集水井内的液位,保持低液位的运行,低液位运行,可以加快管网内的污水的流速,集水井内的液位也会较低,这样进水涵洞的闸板阀会露出水面,这样可以减少水中杂物卡在闸板阀的轨道上造成轨道堵塞,低液位也会保持污水管网内的污水快速流动,污水中的杂物没有机会在集水井内停留,快速穿过进水涵洞进入到粗格栅内,避免对进水闸板阀造成影响;
2)二是加强对厂内工艺回水中污染物质的控制,这个主要是污泥脱水和深度处理单元的生产排水中进行优化管理,合理的控制污泥调节/储存池的上清液溢流,污泥中含有的大量无机和有机固体物质通过污泥脱水运出厂外,而不是通过溢流重新回到系统前端,堆积在集水井进水阀门处造成阀门堵塞;三是对传动杆增加支护环,集水井的过深的深度造成了传动杆的过长的长度,过长的长度造成传动杆的挠度增加,一般的安装单位会考虑成本只会安装一到两个固定传动杆的支护环,对传动杆的挠度限制较少,也使传动杆在闸板关闭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增加一些支护环可以减少重力作用下过长的传动杆的变形;四是在集水井内增加提篮或抓斗格栅,针对外管网中携带进入的大量的大型悬浮杂质,特别是外管网布局复杂,修复规范难度大的地区,大量非生活污水的悬浮杂质经常性从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厂可以考虑在集水井内增加提篮格栅或者抓斗格栅,这样可以将大型的漂浮杂质隔绝出去,减少这些悬浮杂质对厂内设备损坏,特别是集水井内的闸板阀的损坏。
(1)这些优化措施有些是可以通过工艺运行改善的,比如控制低液位,大多数污水厂实际的运行液位都远远高于设计运行液位,这个问题将在泵房的优化运行中详细说明,这里不展开说明了,大家可以持续关注污水厂优化运行的后续文章,工艺运行也包括污泥处理和深度处理得工艺控制等。有些是要通过设备改造来实现的,比如增加支护环,增加提篮格栅等等。不论采用那种优化管理措施,污水厂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判断,采用什么样的措施能改善集水井内的设备的运行保障率,如果能通过工艺的调整来降低设备的运行风险,尽量从工艺优化运行的角度进行调整,这种一方面可以优化管理,一方面也节约了成本,并且还降低了运行风险性,应该是最优先选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