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乳化)沥青设备

沥青拌合(再生)设备

沥青改性配套设备

谷朊粉设备

超高压压榨机

乳化机及胶体磨

环保设备

MVR蒸发器

岩沥青设备

湖沥青设备

新技术与出海带动锂电材料新成长4

 

3.10 负极:人造石墨占比提升,硅基负极出货高增:负极行业市场空间随锂电池的需求提升而不断扩大。目前锂电池负极材料主要 以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为主,发展趋势逐步趋于向石墨负极中掺杂硅形成能量密度 更高的硅基负极。负极材料的上游主要为石油焦、针状焦、沥青或天然石墨等产品, 下游供给各电池厂商,最终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领域。负极材料在 电池中作为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电 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快充能力等性能。 需求触底,负极开工率处于低位。2023 年上半年需求较弱的情况下,负极月度 产量同比增速明显下滑;6-7 月开工率短暂回升后再次下降。根据 SMM,24 年 1 月负 极材料开工率仅为 27%。
2021 年,双碳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负极材料需求大增,负极材料价格 加入上升通道,企业投资热情高涨。2022 年,负极价格在二季度达到高位后,整体 价格呈下滑趋势,其中人造石墨因产能逐渐释放,产能从平衡走向过剩,下降幅度较 大,天然石墨市场需求比较稳定,价格波动较小。2023 年,负极材料市场产能过剩 情况进一步加剧,负极材料价格继续呈下滑趋势。

1)出货量高速增长,人造石墨份额持续提升。22 年国内负极出货 137 万吨,同比 +90%。由于人造石墨的一致性和循环性能好于天然石墨,更契合动力及储能电池的需 求,人造石墨产出货量占比持续提升至 83%。23 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 168 万吨,其中 中国出货占比高达 95%。我们预计 24-26 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将分别达到 225 万 吨/306 万吨/381 万吨。

2)石墨化占负极材料成本约 50%。石墨化为人造石墨生产的关键工艺,需要将乱层 结构的碳材料放置在高温电炉内加热到 2800℃以上,以提高性能。一般单吨石墨化 生产需耗费1.2~1.4万 kWh 电力,属于高耗能行业。2022 年,璞泰来负极成本结构中 加工费(主要为石墨化)占比 29%,且 22 年由于行业石墨化产能不足,委外加工费 大幅上涨,我们预计负极材料环节通过工艺改进和一体化生产持续降本的空间较大。

3)负极厂自建石墨化产能已成为主流和进入门槛。当前国内石墨化产能主要为负 极厂商的配套产能,独立石墨化产能占比较低且增幅有限。22 年以来,国内负极产 能与石墨化产能之间的差值持续拉大,随着供给逐渐出清,石墨化产能仍存短缺可能。 2023H1 中国厂商占据全球负极材料 97%市场份额。据 EVTank 统计,2023H1 中国 负极产量的全球占比由 2022 年的 96%进一步提升至 97%。其中行业龙头贝特瑞、上 海杉杉全球出货量市占率为分别为 25%、15%。国内二线厂商主要包括尚太科技、中 科星城及广东凯金等,2023H1 全球市占率分别为 9%、8%和 7%。

4、高压快充车型占比快速提升,有望带动锂电新技术新材料的迭代升级。2022 年 起,国内主要车企发布的 800V 以上高压快充车型逐步量产,2023 年满足 3C 以上高 压快充的高端车型密集上市,华为预计 2026 年高压快充车型占比有望达 50%。快充 的普及有望带动锂电正极、负极、电解液材料的迭代升级。

4.1、目前快充的瓶颈在于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会产生浓差极 化和电化学极化,而且随着充电速率增加,极化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导致负极材料表 面形成锂镀层和锂结晶,影响动力电池安全及电池寿命。目前能够适应快充的负极材 料技术方向主要有碳包覆、使用硅基负极、二次造粒等。 硅基负极是当前产业化前景最好的下一代负极材料。《中国制造 2025》中明确了 动力电池的发展规划,2025 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400Wh/kg。目前市面上高端石墨 克容量已经可以达到 360-365mAh/g,十分接近石墨材料的理论容量上限 372mAh/g, 很难满足市场上对于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而硅材料的常温理论克容量为 3580mAh/g,是石墨的 10 倍左右,是当前产业化前景最好的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 近年硅基负极出货增长迅速,但绝对值及渗透率较低。据 GGII,2022 年我国硅 基负极出货量 1.7 万吨,同比增长 60%,但仅占据了 1.3%的负极材料市场份额,市场渗透率仍较低。

4.2、硅基负极瓶颈突破,多家车企选择硅基负极。目前贝特瑞和杉杉股份提供的硅基 负极产品,克容量相较石墨材料明显提升,而比表面积、压实密度、首次效率等理化 指标与石墨材料之间的差距也显著缩小。特斯拉早在 2020 年就宣布 4680 电池中使 用硅负极;23 年 4 月和 9 月,宁德时代的硅基麒麟电池已经分别官宣搭载极氪 009 和理想 MEGA;23 年 10 月开始,宝马的 MINI 车型将采用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的方壳 电芯。

4.3、各企业纷纷加码硅基负极产能建设。贝特瑞硅基负极产品早在 19 年就实现了 2000 吨以上的销售规模,5.3 亿元的收入;公司于 22 年 4 月启动了 4 万吨硅基负极 新产能建设。胜华新材、道氏技术和河北坤天新能源等企业跨界进入硅基负极领域, 规划了共 13 万吨的产能。我们认为未来硅基负极将由投资阶段转入生产阶段,终端 渗透率迎来提升,有望保持高景气度。

发布时间:2024/2/24 0:09:19 查看:120次

上一条:研磨型高剪切微乳化机技术浅析 返回
下一条:新技术与出海带动锂电材料新成长5
上海企科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电话:021-56637030 传真:021-66981091 移动电话:13816294308 联系人:俞鹤鸣 Email:13611843787@126.com
地址:中国 上海市沪太路5018弄梓坤科技园608号 邮编:200070 沪ICP备:20001609-1号